(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受国际局势影响,全球能源供应偏紧,牵动国内。尤其是随着乌克兰危机发酵,部分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层层加码,整个能源市场受到巨大冲击,供应链脆弱性尽显,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飙升。我国石油、天然气外采比例较高,势必会受到影响,油气进口成本增加、进口需求下降。海关总署8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原油、天然气进口量减价扬。进口原油2.9亿吨,同比减少4%,进口均价每吨4736.1元,同比上涨58.3%;进口天然气6220.9万吨,同比减少9.6%,进口均价每吨3787.6元,同比上涨63.1%。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闻”作者:杨永明)
然而,就在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油气价格高位震荡的形势下,今年上半年,我国油气产量稳中有升,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0289万吨、1096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33226万吨,满足市场需求,油气管道“全国一张网”加速形成,顶峰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时间点。提升国内油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降低海外油气供给风险,以国内油气增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切实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牢牢守住油气战略安全底线,助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国家能源局日前组织召开的2022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为油气行业进一步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国内产量基础、提高自我保障能力确定了工作方向。
大力推动油气相关规划落地实施,以更大力度增加上游投资,助力保障经济运行和民生需求。当前,国内油气发展面临重点盆地勘探程度高、剩余油气资源品质下降等诸多挑战,随着资源品质下降,工程成本持续上升,生产同等规模油气需要更多的地质储量和勘探投入。加大上游投资对确保油气储量和产量高质量稳定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增产目标,以“三桶油”为代表的油气企业大力提升上游资本开支。202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资本开支同比分别增长2%、24%、13%;2022年,“三桶油”将进一步加大上游投入,预计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上游资本开支同比分别增长2%、20%、8%。
大力推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提高海洋油气资源探明程度。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仅南海就有石油资源量约248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42万亿立方米。由于总体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是我国长期、大幅增产的重要方向。同时,我国海域还面临与国外其他海域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挑战,这对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渤海油田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海上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80%左右,海上油气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增长极。以“深海一号”为突破口,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加快。据自然资源部消息,经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海洋原油、海洋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4%、12.4%。“油气增产向海要”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油气行业的共识。
大力推动页岩油、页岩气成为战略接续领域,坚定非常规油气发展方向,加快非常规资源开发。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快速消耗,新增资源勘探和开发难度增大,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正在由以传统的常规油气为主向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并重的局面转变。除向海洋等领域大举进军外,加强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全球大势所趋。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的勘探开发势头强劲,成为资源接替和稳产增产的重要方向。6月,国内最大煤层气田在山西建成。7月,我国海上首口页岩油探井——涠页-1井压裂测试成功并获商业油流,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在当前以及“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的时间,非常规油气资源都将在战略上为我国油气增产和能源安全保障目标保驾护航。
此外,本次工作推进会还提到推动已探明油气资源高效利用、推动油气科技自主创新、推动油气上游绿色发展等内容,从7大方面为油气行业增储上产、增强供应保障能力提出要求。
原标题:全球能源供应偏紧,国内如何应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