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比例,解决有源配电网保护问题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比例相对较低阶段,主要目标是降低分布式电源对线路侧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影响;在分布式电源接入比例相对较高阶段,要实现故障后分布式电源的最小化脱网并保证在系统扰动时不脱网。
——国网湖北电科院配网技术中心主任杨帆
【资料图】
为助力快速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双碳”目标下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发布局,北极星电力网于2023年5月18-19日在武汉举办以“享数字变革成果 迎绿色低碳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
会上,国网湖北电科院配网技术中心主任杨帆作了《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配电网保护与供电恢复技术》的主旨报告。
随着配电网形态的发展,保护与自愈遭遇到挑战,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究竟对各侧产生了哪些影响,有哪些问题?杨帆对此作了系统性的分析和阐述。
首先,对线路侧保护的影响方面,杨帆表示,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于配网保护影响的实质,是其出口短路电流对不同测点的助增或助减作用,按照分布式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和系统提供短路电流的占比,其影响显著不同。
第二个问题是对重合闸与馈线自动化的影响。杨帆表示,在传统配电网中,重合闸主要为了避免瞬时性故障频繁跳闸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但在有源配电网中,故障跳闸后,分布式电源继续给故障点供电,将影响重合闸的成功率,甚至因不同期合闸而产生冲击电流。
对于就地型馈线自动化而言,如果故障点下游有分布式电源未脱网,则会导致因存在残压影响失压分闸逻辑,开关无法正常跳闸。对于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影响,会使得健全区段告警信息不再准确,导致主站误判断故障区间。
此外,杨帆还强调,分布式电源侧的保护问题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主要是防孤岛保护。防孤岛保护的作用是在出现非计划孤岛运行状态时切除分布式电源,以避免电压/频率损坏设备,并防止配电线路与设备继续带电,威胁运维人员安全。对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由于目前还缺少外部故障时的保护手段,主要依靠防孤岛保护中的电压与频率保护动作于跳闸,因此防孤岛保护还起到分布式电源外部故障后备保护的作用。
对于以上问题,杨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关键技术。他表示,根据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比例,解决有源配电网保护问题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比例相对较低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线路侧保护的可靠动作。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短路方案的保护适应性问题、馈线自动化适用性问题和重合闸和防孤岛问题。
第二个阶段,当分布式电源接入比例相对较高的时候,要实现故障后分布式电源的最小化脱网,并发挥其支撑作用,也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解决防孤岛保护与扰动穿越的平衡问题、解决自适应重合闸问题、解决故障精准隔离及供电恢复问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转载请联系获取授权)
关键词: